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旅人鞋.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旅人鞋. Show all posts

新竹關西馬武督錦山糯米橋

Posted By weihsi / June 12, 2012 @ June 12, 2012 0 comments

新竹關西馬武督錦山糯米橋

能夠拜訪「錦山糯米橋」完全是個巧合。

今天和父母一同參與某長青聯誼會所舉辦的旅遊活動,行程規劃地相當簡單,上午是到新竹關西的「馬武督探索森林」登山健行,造訪馬武督瀑布與老樹等等,午後到統一企業所屬的「馬武督渡假會議中心」用餐,餐點結束之後隨即回程,預計在下午三點前便能結束這場新竹關西之旅。

直接略過上午行程的紀實,事情是發生在我到「統一渡假中心」用完餐點之後,那時我繞著馬武督溪在園區內散步,無意間發現園區外的錦山橋旁有另外一座橋樑,雖說高度與規模都遜於現今的錦山新橋,但是吸引我的是它的橋拱造型,充滿著美感與古意,讓我立刻就能猜測這是一座歷史古橋,並隨即拿起相機進行攝影紀錄。



 

侯硐貓村攝影之旅

Posted By weihsi / June 19, 2011 @ June 19, 2011 4 comments

侯硐貓村攝影之旅

去年底,文成有來台北小住幾天,某天他說想趁空閒時到侯硐散心,那時我剛好有點時間,隨即與他約定一起到侯硐去,順便互訴近況。隨後我也約了僑一同過去,文成從鶯歌坐區間車出發,我與僑在台北上車與他會合。

數年前我曾與朋友沿著縣道106線公路來到侯硐,那時的侯硐還是一座沒落礦場的山邊小鎮,不似現在成為熱門的觀光景點,鮮少旅客造訪,是座靜悄悄的獨立山城。隨著後來「小心貓出沒」的拍貓風潮以及地方政府觀光產業的重視,才逐漸成為近來鐵道旅遊新地點,帶來了大量的遊客與設施建設,與數年前的風貌相比已有很大的轉變了。



 

侯硐瑞三礦場

Posted By weihsi / July 9, 2008 @ July 09, 2008 2 comments

侯硐車站 / 瑞三礦場

當我們到達侯硐時,已經是下午三點左右了。天氣非常不好,陰陰沉沉的,有時甚至會下起短暫陣雨。不知是天氣的緣故或是山城本來的生活節奏,侯硐並不如鄰近的其他景點那般熱鬧,只有少許的繁華紀錄在某些痕跡之中。



 

菁桐石底大斜坑礦場

Posted By weihsi / July 8, 2008 @ July 08, 2008 5 comments

Vivitar 第一捲

之前在網路上閱讀到幾篇介紹侯硐地區的文章,激發起我對於侯硐這個舊礦場聚落的想像,與朋友分享著自己對於這些文章的想法或心得。剛好阿志說也想過去看看、攝影或是紀錄某些痕跡。於是我們就約定成行了。



 

侯硐神社

Posted By weihsi / June 29, 2008 @ June 29, 2008 5 comments


侯硐神社,應稱作為「猴硐社」,無社格,隱匿於侯杜公路旁的雜草叢中,若不仔細尋找,是不容易找到那座被樹叢所遮掩的石造鳥居。目前我對於侯硐神社的資料非常的少,只能從少數的資料推測神社相關的訊息。侯硐神社建造年代不明(但可依瑞三鑛業所奉獻的鳥居來推測出此社應該建於昭和 16 年之後),大概是由於侯硐地區礦業曾於日治時期相當興盛,人口聚集眾多,才有建造神社的需求與資源。



 

新竹湖口老街

Posted By weihsi / August 5, 2007 @ August 05, 2007 8 comments


從台北盆地西緣至新竹北步的廣大台地地形,從北而南為林口台地、桃園台地以及湖口台地三個部份。其中湖口林口的兩側地勢較桃園台地高,邊緣地帶受到河川侵蝕的影響,地勢起伏較大,在河道切割之下形成了許多交通孔道。桃園台地由於地勢較低,侵蝕少而平坦,早期為了儲水灌溉闢築了許多「比陂塘」,逐漸成為農業產地。

湖口台地為一由西往東狹長而不規則的帶狀台地,是古石門溪沖積扇中最為古老也最高的一部分。台地在長期侵蝕之下,發育出許多初型切割谷地,並且已稍微呈現出丘陵的樣貌,也因此特別形容丘陵地形的「窩」(竹塹地區的客家人將丘陵地三面封閉一面開口的地形特別稱做「窩」) 或「坑」(河川切割丘陵形成較高的崖面谷地)地名,也分布在台地的各角落。台地的範圍涵蓋著新豐、湖口,以及新埔、關西的部份地區。

大湖口地區位於湖口台地西側,地處丘陵和臺地的交接處,是竹塹城北上交通的重要孔道。清光緒十九年(西元 1893 年),由大稻程而來的鐵道建設劃過大湖口地區,並且設置「大湖口火車站房」,形成車站集散地並帶動當時老街的發展與繁華。昭和三年(1928 年),由於地形不良及當時的軍事需求,而改道搬遷「湖口驛」到現在湖口車站現址,於昭和八年(1933年) 鋪設雙軌軌道後鐵路業務逐漸繁榮,形程的新市街為「新湖口」,原大湖口地區的湖口老街稱為「老湖口」。舊大湖口車站如今成為天主堂。

湖口老街隨著鐵道的遷徙,曾經的熱鬧繁華逐漸趨於平靜。



 
 
Copyright 2005 春如月筆記.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