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湧老街,一般人稱作「三峽老街」,係指台北縣三峽鎮民權街的南段,長度大約兩百六十公尺,三角湧街即是民權街的舊稱。三角湧地名起源,是來自於三峽地區位於大漢溪、三峽溪、橫溪三河匯流口沖積而成的平原上的關係。在十八世紀中葉時,三角湧是北台灣地區轉運茶葉、樟腦、藍靛和染布的交集中心,並逐漸形成了二百公尺長商業街區。
1895 年,遭到征台日軍的攻擊與焚街報復,三角湧街區遭受嚴重破壞,直到大正五年三角湧支廳推動「市街改正計畫」,全體新建騎樓進行改造,現今三角湧老街所保存下來的建築古蹟即是此時期所建築修復的。可參考《市街底下的三角湧》一文。
市街底下的三角湧 [WeihSi bLog]
清領時期,臺北盆地的開墾過程中,河運交通的有相當高程度的重要影響,移民沿著淡水大漢溪往上由開墾,三角湧也藉此獲得發展。移民於三峽地區最早開發的範圍是橫溪、三峽溪、大漢溪匯流口沖積而成的平原附近,即是「三角湧」地名的起源。清領乾隆時期,安溪移民逐漸增加,形成所謂「溪聚落」的發展,三峽第一條街區「三角湧街」便在時期初步成型。
老街所保留的古老房樓與紅磚拱形騎樓,立面外觀雕刻精巧,多數街屋以紅磚、洗石子及華麗立面組合而成,可說是大正十二年關東大地震之前最為流行的式樣建築代表作。三角湧老街區的紅磚建築也是大正年間建築的代表性建材,騎樓連續拱圈,三拱牌樓面富涵模仿文藝復興的巴洛克、希臘羅馬風格的柱形裝飾,成為此一時期許多建築的流行趨勢。傳聞當時所使用的磚塊原料皆遠渡日本而來,甚至房樓設計的建築師亦是從英國邀請而來。兩側房樓山牆細部雕刻相當精巧漂亮,甚至雕刻字樣代表著姓氏、行業或商號,似乎能感受到三角湧皆當時的商業交易模式。
1971 年三峽都市計畫,計畫將原本六公尺的舊路拓寬為十五公尺的道路,等同於老街建築必須進行拆除,不過隨後由於主張保留的相關人士的奔走努力後,於 1991 年公告指定為三級古蹟,卻因政府維護經費不足,老街失修傾圯,當地居民對於老街保存問題,提出了保留或拆除的兩極爭論,1993 年宣佈解除古蹟指定,並於兩年後變更都市計畫,擬予拓寬。
不過,此時社會輿論對於文化保存觀念逐漸興起,於 1998 年以「文化景觀特區」概念重新定位三峽老街,並撥列三億元預算作為整修經費,2000 年變更三峽都市計畫,將議題逐漸導向積極進行老街保存及發展的方向上。
行政院文建會補助三峽民權老街改造整建,並由台北縣政府委托華梵大學建築系專任教授徐裕健建築師承辦,與福清營造公司負責「三峽老街改造」。台北縣政府城鄉局主張以「原建築、原材質」方式修復,整建工程特別採取「復舊工法與創新」為施工法則,,並補強建築主體,將過去老街著名的拱型騎樓、原木建築完整保留。徐裕健教授仔細參考日治時期照片,與地方耆老、文史工作者討論,並獲得當地文史工作室等地方團體協助,使得古蹟維護資料逐漸滿足。
根據台北縣政府相關資訊,老街街屋復舊整修工程,分成「公辦復舊整建工程」,以及「民眾自辦獎補助復舊工程」 兩部分,前者包含街屋第一進、騎牌樓及景觀道路,保留第一進的拱形亭仔腳、立面等,後者屬於街屋第二進的範圍,開放讓民眾興建房屋,讓居民得以在第二進後的基地上,興建四層樓高的房屋。工程施作初期加入復舊工程施作之街屋數僅四十五戶,或許尚可得知當時地方依舊有反對保存的疑慮。
整修過程也發現到有許多問題需要去克服,例如地震,老街街屋的屋頂及其樓板木構主樑置於土埆壁內的「楣式結構」無法承受地震所帶來的劇烈振動,進而造成整體結構體崩陷的可能。其次是古厝建築「土埆壁」的問題,「土埆壁」厚達五十公分,並且壁內無抗張力構件,地震帶來的左右晃動可能會產生剪力進而破壞斷裂,「土埆壁」也容易受到雨水滲漏及潮氣而崩解風化。
街屋與騎樓步廊的主要承重山牆都是各自獨立,若遇震將因相互未能在構造上聯結,而無法相互支援傳導應力。再加上老街各屋的屋面出現滲漏、屋瓦破損、木構桁檁蛀蝕及屋面與騎樓間介面因地震或騎樓柱破壞而開裂,形成雨水滲漏至屋內,後期加作天花板,將原有木構樓版封閉,因通風不良以致潮溼,形成白蟻蛀蝕及霉菌破壞現象。
建物修繕是一部分,整個社區營造亦是另一項挑戰。為再造老街公共設施及夜間景觀,水電、電信、有線電視線路等線路都進行地下化,布設於街道鋪面下方。並在主要街區入口及街角等位置,集中設置解說牌、休憩座椅及垃圾桶等服務性設施,並規劃成為街區景點。(以上參考大紀元報 2007 年 6 月 1 日新聞資料)
「三峽老街改造」於 2006 年 6 月獲得「2006 國家卓越建設獎暨國家環境文化季」優良環境文化類全國首獎卓越獎獎項。公辦復舊整建工程於 7 月完工,年底全體工程進而完竣。2007 年西班牙巴塞隆納所舉行的「國際不動產聯盟年會」中,「三峽老街改造」獲得全球傑出建築金獎的肯定。
三峽老街一戶一特色 榮景不在
Source from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記者王長鼎/三峽報導】2010.02.05
三峽老街巴洛克式建築,經文建會與縣府城鄉局重新整修於3年前開放,一度成為北縣熱門景點之一,但因大環境景氣不佳,遊客人數不增反減。
記者王長鼎/攝影
三峽鎮民權老街的巴洛克式建築經整修後,3年前重新開放,成為北縣熱門景點之一,但因大環境景氣不佳,近年來遊客人數不增反減,讓老街商家深感無奈。
具有90多年歷史的三峽鎮民權老街,舊稱「三角湧老街」,縣府城鄉局表示,三峽民權老街建於日治大正5年(民國5年),以巴洛克式建築為特色,還有相連不斷的紅磚拱廊、石板路。
行政院文建會在92年補助3億元,由縣府與三峽鎮公所於93年起,全面整修老街建築、街道,95年2月整修完成。
三角湧老街區管理委員會委員蘇錦文表示,老街全長265公尺,兩側巴洛克式建築共有101間,除其中2戶於86年在老街列為文化資產保存之前,已拆除改建為6層樓水泥建築外,其餘房舍仍維持早年樣貌。
蘇錦文說,當時老街重建後,為展現老街「一戶一特色」,縣府曾要求老街商家每戶營業類別不能重複,不過近年因經濟大環境不佳,到三峽老街遊客也減少了,老街商家營業項目已有所改變,已非一戶一特色,讓不少商家感慨,希望經濟能夠早日回春,再現人潮洶湧的榮景。
【2010/02/05 聯合報】
挖~好藍的天喔!我喜歡老街的文化!
ReplyDeleteA Perfect Day,沒錯,有莫名的魅力存在。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