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街底下的三角湧

Posted By weihsi / November 30, 2008 @ November 30, 2008

2008-9-23-三峽老街

清領時期,臺北盆地的開墾過程中,河運交通的有相當高程度的重要影響,移民沿著淡水大漢溪往上由開墾,三角湧也藉此獲得發展。移民於三峽地區最早開發的範圍是橫溪、三峽溪、大漢溪匯流口沖積而成的平原附近,即是「三角湧」地名的起源。清領乾隆時期,安溪移民逐漸增加,形成所謂「溪聚落」的發展,三峽第一條街區「三角湧街」便在時期初步成型。

三峽山區產有得製作染料原料的大菁,由淡水河運進布匹後,就近取得清澈的三峽溪水,接而造就了三峽染布業之發展,早年三峽街區的商業即以染布業著名。外國勢力進駐後,鄰近茶區、樟樹的開發,加上伐木、採藤、燒炭等發展,清領晚期三角湧即以熬樟腦、製茶及染布為主要產業,利用大漢溪河運作為貿易,成為以三角湧街為中心的商業據點,極盛時期往來船隻達六十艘之多。

1895 年,由於三角湧所組織的義勇軍抵抗征台日軍之關係,遭到日軍的焚街報復,當時三角湧街庄及祖師廟皆在此時付之一炬,三角湧等大漢溪沿岸據點遭受劇烈的破壞,史稱「三角湧大嵙崁大燒殺」。日治初中期,三峽地區因茶、樟腦、木材和煤等經濟資源的產銷使其經濟地位重新恢復,重建。

1915 年,大正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桃園廳進行支廳長級單位主管的人事調整,原三角湧支廳長城戶彥市調任南部阿緱廳(現屏東縣),由長達協良太郎氏繼任三角湧支廳(參考三峽鎮志,第二章人物篇)。認為原有街道狹小並且寬窄不一,並加上沒有排水溝等建設,衛生水準低落,三角湧支廳便於大正五年推動「市街改正計畫」,並將最初「亭仔腳」建築和部份室內拆退,新建的騎樓全部採用磚造,建起磚栱騎樓和三拱式牌樓街面。現今保存的老街風貌即是日治時期所保留下來的。

可參考《三峽鎮志》第九章「建設」與第二項「街區改正」:

三角湧街區經過日治初十年的重整,大已回復焚街之前的景況。之後,第二個十年,日人則戳力營造街庄北側公館後的新體制街區並街南端八張的產業開發基地。至大正初年,日人體制的建立已規模粗具。

大正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桃園廳調整支廳長級單位主管,原三角湧支廳長城戶彥市調任南部阿緱廳,由達協良太郎氏繼三角湧支廳長。當時的三角湧街區係明治廿八年日軍焚街後依舊貌再逐漸復建者,依然像清領時期街道寬窄不一,屋簷高底參差不齊,在明治四十五年劉清港醫師在街內開設保和醫師在街內開設保和醫院的留影中,甚至店窗還是以竹枝作成櫺柵,在日人眼中不僅街道狹窄,街容也不甚雅觀,更無排水溝,甚不整潔也不衛生,達協支廳長覺得有必要進行街區改正,即著手計畫。

依照日人於明治三十三年 (1900年) 所發佈《台灣家屋建築規則》第三條之規定:「凡有(一)公益之必要、(二)危險之虞、(三)有害健康的情況之場合,地方長官得限期改造。」同規則第四條並規定:「臨街之建築物留設騎樓,其構造、寬幅由地方長官決定,這部規則給予地方長官充分的授權。」當時全台已進行「市區改正」,計畫者,僅少數大、中型都市,統治者尚未及對三角湧之類只一、二條街路的小型集鎮進行規劃。三角湧街的街區改正工程即在當年日人以警察治理地方事務,造成警察儼然地方政府化身的權威地位下,由地方長官達協支廳長大力推動而促成。

大正五年達協支廳長推動街區改正工作之進行;將原來的亭仔腳拆除、拓寬路幅,新建的騎樓全部採用磚造,於是街面整齊畫一,面目為之一新。當時的改築工程係牽就原來店屋的錯落,將曲折不規則的街道加以取直。過去推動的公共工程多由民間捐款支應,再由官方加以補助,然而這項純係地方長官立意推動的改正工程並非官方之正式計畫,沒有獲得任何補助,經費全由住戶自行負擔,由於改築不僅只是拆退房屋,還要購置砌築騎樓與樓街面的日式紅磚,尤其當時混凝土這種新的建築材料剛引進台灣不久,價格昂貴。

鉅額的修築費或使部份住戶無力負擔,或有部分住戶認為代價太高,有的抵拒、有的觀望,初期工程進度並不順利。店屋的改造是在勸導下,由配合願高的住戶先行動工,所以街面起造的時間並非同時。依維持至今的的街屋現狀及地籍圖上所加的拓寬線條分析,拓寬的新路係街區中定兩處轉折點,分三段局部取直而成,據當地居民言,達協良太郎本人係學土木出身,街之拓寬由其一手策劃、畫圖決定,或即其親自定線者。

新路寬六公尺,兩旁店屋之亭仔腳及部分室內凡在新路及騎樓範圍內者均需拆退,重設門窗面,起造磚拱騎樓及劃一的三拱式牌內樓街面;牌樓磚面外緣至騎樓內側的門窗面中心之間約二、五公尺,騎樓淨寬約一、八公尺。達協良太對於工程相當關注,時親自巡街督導工匠,要求嚴格,有言今民權街四十九號之街面,因興建初境界測量不準,侵佔路地一寸些許,遭令拆還,屋主係富商,因拆後磚面不平整,甚感忿惱,乃花鉅資往台北請回師傅,以洗練的手工及整個立面全施以水泥洗石子之大手筆作風而成全街個性最獨特之繡面。現存街面上少數存留的年月題記,最早的時間為丙辰 (1916年) 冬月,亦有丁已年者,則這項工程大抵在大正五年下半年開始,而於翌年 (1916年) 大致告成。

另外,根據地籍圖上的土地分割顯示:公館尾早期舊通路 (今秀川街) 有改正拓寬跡象,而鎮籍已故藝術家李梅樹對於其國小五、六年級生活 (約略即大正四、五年間) 亦有祖師廟整修之回憶,由這些點滴線推測;殆為三角湧街拓寬之後,日人對舊街庄環境的後續整頓工作。市街內的街經過如此徹底的拓寬、整建,公館尾、三角湧內的小巷弄也都更加寬直。三角湧街庄四境的道路至此全都有了新的面貌。

舊街區經改正措施,街容頓改,新、舊街區因街空間的相近化,乃具備合為一體的基調,日人達成其對舊街區實質環境的改造。可惜的是,三峽在日治時期始終未有都市計畫之施行。

日治中期,日人開始開採煤礦與木材,成為三峽新興工業。此時的染布業也因洋服、西服及布行代之而日漸衰頹。日治晚期,依賴水運興起的三峽老街,隨著大漢溪逐漸淤積及石門大圳的修築引走大量溪水,河運運輸遭受打擊。昭和八年,1933年,三峽拱橋完工,使得三峽與板橋、台北之間交通完全由陸運取代,為大漢溪河運時代自此宣告結束,三峽街庄的經濟地位逐漸末落,當地交易逐漸轉變成基本的民生消費。戰後,改制為三峽鎮,長福巖清水祖師廟由藝術家李梅樹教授主持改建。



 

0 comments:

歡迎您回覆與本篇文章的寶貴意見,但請勿回覆內容與文章本身無關、人身攻擊或其他不適當的言論。本板將會提出嚴重警告以及保留法律上的任何權利。

請訪客您在「Comment as」處選擇個人身分(Open ID)回應。若訪客您尚無法登入身份,請選「Name/URL」留下回應資料,再次謝謝您的回應 :)

Post a Comment

 
Copyright 2005 春如月筆記. Powered by Blogger.